近期,市場關于高股息銀行股的討論越來越激烈,一方面個別銀行的股息率已經被白酒龍頭股超越,另一方面銀行股AH股的價差正在收斂,H股的低估值優勢不再那么明顯。
保險和券商股的AH股溢價率更突出,部分資金悄無聲息地轉而布局保險和券商H股,貝萊德、易方達等機構紛紛增持券商H股,其中易方達香港證券ETF規模7月份實現翻倍,中證港股通非銀金融ETF近三個月漲幅超過30%。
AH股溢價率大幅收斂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凈買入規模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海外資金也在重新平衡資產配置,部分美元資產流出進行多元化配置,以港股為代表的中國資產受益于資金回流帶來的估值提升。
與此同時,AH股溢價率也不斷收窄,個別受國際資金追捧的龍頭股AH股價格甚至出現了倒掛。
最突出的是今年剛實現兩地上市的寧德時代,自H股上市之日起就出現AH股價格倒掛,并且價差越來越大,目前A股比港股還便宜了將近30%;其次是醫藥企業恒瑞醫藥,7月以來A股相對于H股的溢價就出現反轉,當下A股比H股還便宜了13%;再就是以招商銀行為代表的銀行紅利股,保險資金不斷舉牌,AH股溢價率不斷收窄甚至倒掛。
長期以來,A股遠比H股要貴得多,兩者價差的存在有諸多原因:比如A股日均成交額遠遠超過H股,因此享受了流動性溢價;同時投資者結構不同,A股是以個人投資者為主的市場,而H股機構投資者更占優勢,但南向資金大批流入港股,定價權也在提升;此外,兩地市場的監管環境、交易制度、計價貨幣等也存在差異。
短期來看,寧德時代、恒瑞醫藥的AH股價格倒掛,部分原因是頭部H股IPO上市引入了國際基石投資者且有鎖定期,資金參與熱情高漲,全球知名度大大提高。長期來看,這與國際資本對中國核心資產的重估密不可分,一些未能獲得IPO配售份額的國際資本也可能選擇二級市場買入。
銀行股息率還香嗎?
從金融的角度看,價差的存在會催生套利行為,但跨市場套利的難度比較高,尤其是以銀行為代表的紅利股,通過港股通買入獲得的股息收入至少還需要支付20%的紅利稅,保險資金除外。
因此,當AH股溢價率大幅收斂,甚至低于20%,為了分紅而去購買銀行H股的投資者就不得不考慮獲取價差的成本。
截至最新交易日8月8日,上市銀行AH股溢價率小于20%的個股,包括招商銀行(倒掛)、郵儲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重慶農商行等。
其實,即使經過了這兩年的上漲,我國銀行股的股息率依然具有吸引力。放眼全球發達市場,無論是A股或H股上市銀行的平均股息率仍在4%或5%以上,比美國、日本上市銀行同期的股息率更高一點,但公募基金的持倉配置占比仍不及美國。
不過考慮到港股通的紅利稅成本,以及A股和H股之間的性價比,不同性質的資金選擇的天平可能會傾斜或搖擺。
當前與其糾結于AH股的選擇,不如回歸基本面,精選個股。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團隊認為,部分優質銀行的凈息差將率先筑底,零售不良生成雖仍在高位,拐點也漸行漸近。對于追求絕對收益的穩健性資金,業績穩健高股息個股依然具備配置價值,但下半年可能難以跑出超額收益。
部分資金轉向保險或券商
截至8月8日,中證港股通非銀金融指數近一年來漲幅超過90%,近三個月來漲幅超過30%,近一個月略有波動,上漲約9%。
一家券商非銀金融研究團隊認為,支撐港股非銀金融上漲的諸多因素中,除了市場成交活躍之外,更重要的是基本面支撐和H股的估值較A股明顯更低。其中,保險股也有股息率超過4%,可與銀行“媲美”的個股。
近期,全球資管巨頭貝萊德和易方達基金分別在7月22日和7月25日對中金公司進行了增持,增持后貝萊德持有中金公司H股比例升至5.01%,易方達基金持有中金公司H股比例升至5.13%。
而中金公司是目前AH股價差最大的券商股之一,A股比H股要貴一倍,中信建投更是如此,AH股溢價率超過200%。
高盛發表研報稱,多家上市券商預告2025年上半年盈利增長強勁,主要受經紀業務和投行收入增長,上調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及廣發證券的盈利預測1%,繼續看好中金公司H股,因其香港業務貢獻顯著,港股IPO數目和規模排名第一。
責編:戰術恒
排版:王璐璐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