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軍
8月5日,港股上市公司晶泰控股(02228.HK)公告,其子公司晶泰科技與生物制藥公司DoveTree達成總規模約470億港元(約合59.9億美元)的管線合作協議,創下人工智能(AI)+機器人新藥研發領域訂單新紀錄。受此消息提振,晶泰控股股價6日大漲12.42%,最新市值298.06億港元。
根據協議,晶泰科技將利用其AI驅動的藥物發現平臺,為DoveTree開發針對腫瘤、免疫及炎癥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代謝失調領域的靶點,發現和開發小分子及抗體類候選藥物。DoveTree享有相關藥物全球范圍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晶泰科技已收到5100萬美元首付款,并將獲得4900萬美元的進一步付款;后續可能獲得最高58.9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銷售分成。
晶泰控股成立于2015年,2024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系首家根據港交所第18C章上市的特專科技公司。公司在2024年實現營收2.66億元,同比增長53%,經調整凈虧損近4.57億元,同比收窄12.5%。此次合作的首付款5100萬美元,已超出公司去年全年營收,合作重要性對于公司不言而喻。
DoveTree是一家創新生物制藥公司,由傳奇企業家Gregory Verdine博士創立。Gregory Verdine表示,AI已成為攻克具有研發挑戰性的創新靶點的關鍵技術,而晶泰科技的算法、算力、機器人技術在準確度和規模化方面已走在AI制藥行業前沿。本次合作將整合公司在靶點生物學及藥物開發領域的前瞻洞見與豐富的成功經驗,以及晶泰科技“AI+機器人自動化”驅動的“從0到1”新藥發現平臺能力。
今年以來,AI制藥領域的大額訂單頻現。6月13日,阿斯利康與港股藥企石藥集團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潛在總金額超53億美元。諾和諾德、禮來、賽諾菲等國際藥企也紛紛與AI公司簽署數億至數十億美元協議。
相較于國際市場和外資公司,中國AI制藥行業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迅速。據頭豹研究院數據,中國AI制藥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0.7億元增至2024年的7.3億元,年復合增速達47.8%,預計2028年達58.6億元,年復合增速達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