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十三市“半年報”近日陸續出爐。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江蘇有5個城市GDP超5000億元,有7個城市增速超全省5.7%的增速,有3個城市增速持平5.7%。總的來看,全省經濟韌性足活力強,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
作為全國經濟強市,蘇州市以13002.35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繼續領跑全省,這也是全省唯一的半年GDP破萬億元的城市。上半年,蘇州工業生產較快增長,先進制造業增勢較好,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3393.6億元,同比增長4.6%。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重點行業電子信息業產值增長7.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5.3%,兩大行業合計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2.6個百分點。先進制造業引領增長。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3192.1億元,同比增長6.6%;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6.4%,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
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南京市上半年GDP達到了9179.18億元,位列全省第二。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南京市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新興動能不斷壯大。上半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5.8%,比一季度提高0.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其中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11.6%、18.5%和78.2%。
無錫市GDP為7735.15億元,名列全省第三。南通和常州GDP也都超過了5000億元,分別為6581.19億元和5079.13億元。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徐州市GDP達4509.30億元,有望成為江蘇第六座“萬億之城”。
從增速方面來看,有7個城市增速超全省5.7%的增速,分別為:淮安市、徐州市、宿遷市、鹽城市、鎮江市、常州市、南通市。其中,淮安以6.8%的增速繼續領跑全省。上半年,淮安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部工業開票銷售、工業用電量分別增長8.9%、8.8%和7.5%。分行業看,列統的34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0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行業增長面88.2%。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62.58億元,同比增長8.1%;實現營業利潤106.11億元,增長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