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央企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日前正式掛牌成立,目標直指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專家分析,一個資源整合更高效、科技創新更聚焦的新長安,將帶動市場參與者加快創新,將競爭的焦點從“拼價格”的內卷,轉移到“比技術、比品牌”的更高維度。
一家全新的一級央企——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7月29日在重慶正式掛牌成立。新央企的誕生,為汽車產業注入了強勁而深刻的“長安變量”。
“新央企成立幾天來,采訪的電話接個不停,詢問訂單合作的企業應接不暇,突然發現市場機會滿滿,有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感覺?!?月4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品牌部負責人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剛剛過去的7月,集團汽車銷量超21萬輛,新能源車銷量超7.9萬輛,同比增長超73%。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的橫空出世,一改以往國企改革中常見的“規模整合”模式,直接將長安汽車從兵器裝備集團下屬的二級子企業“原地升級”為一級央企,目標直指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要發揮對汽車產業鏈各類所有制企業的牽引作用,為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建設汽車強國作出重大貢獻?!眹鴦赵簢Y委副主任李鎮在集團成立大會上表示。
一家西部企業的鳳凰涅槃
7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公告稱,經國務院批準,組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列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名單。此次改革后,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數量共計100家,中國長安汽車集團位列“央企名錄”第73位。
“我們深刻感受到黨和國家對長安汽車的高度信任和殷切希望。我們深知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但我們的使命更偉大、更光榮。”7月30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在集團成立后舉行的首次媒體溝通會上說,集團的目標是到2030年產銷規模達到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超過60%,海外銷量占比超過30%。
長安汽車的前身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工業企業——上海洋炮局,輾轉西遷至重慶后,隨著歷史的演變,逐漸從兵工廠轉為民用汽車制造企業。
作為重慶首個一級央企總部,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注冊資本達200億元,整合117家分子公司,一艘汽車產業新央企“巨艦”就此啟航。這不僅是長安汽車163年發展的全新里程碑,更是中國汽車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沖刺的號角。
煥新重塑產業核心競爭力
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銷量達135.5萬輛,創8年新高。其中,自主品牌銷量115萬輛,同比增長2.67%;新能源銷量45萬輛,同比增長48.8%;海外銷量29.9萬輛,同比增長5.11%,多維指標彰顯出發展韌性。
“作為制造業龍頭企業,長安汽車生產了全市56%的汽車、51%的新能源汽車,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重慶市經濟信息委黨組書記、主任王志杰說,這次新央企落地重慶,將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落戶,為重慶建設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引領的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提供強大助力,推動重慶汽車產業規模向萬億元級邁進。
走進長安汽車數智工廠,機械臂揮舞的弧度精確到0.01毫米。這座獲工業和信息化部“卓越級智能工廠”認證的基地,通過40余項自主研發技術使制造效率提升40%。“我們的研發團隊近3年日均申請專利19件。”實驗室里,正調試飛行汽車樣機推進器的工程師榮正璧說。
得益于研發團隊,長安汽車的超級電驅系統效率達95%,電池低溫衰減技術超越零下30攝氏度極限,2.4萬名科技人才正推動固態電池等67項核心技術攻關。
“這里有密集的汽車人才池和成熟的產業配套網。”長安汽車先進電池研究院副總經理杜長虹說,“像鋰電池隔膜這種關鍵材料在這里能實現分鐘級配送?!?/p>
“成為一級央企,意味著決策鏈條的縮短。我們可以直接與國資委溝通,更快地對市場需求做出反應,抓住戰略機遇?!敝袊L安汽車集團總經理趙非說,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央企,新公司在獲取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基金、重大科研項目等方面,將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能快速激發企業活力。
前不久,長安汽車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動工建設,建成后,該中心將有效促進企業智能網聯、新能源、飛行汽車、機器人等領域的前瞻技術研究工作,提升汽車造型設計及美學研究水平,加速長安汽車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打造中國汽車產業的“原創技術策源地”與“汽車造型設計高地”。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系主任李然教授認為,央企總部帶來的高端要素聚合、全球資源調配能力及政策紅利,將使重慶成為參與全球汽車產業競爭的核心力量。這一進程不僅重塑重慶發展軌跡,更將為中國西部崛起提供“新央企-新城市”融合發展的范式參考。
迎接智能網聯汽車新“風口”
在世界汽車制造這盤大棋中,中國攜新能源汽車產量破千萬之勢,將新長安這枚重要棋子落在了重慶。新長安目標劍指全球汽車品牌前十,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目標,它考驗的不僅是產品能力,更是體系能力和全球化運營能力。
“未來十年,我們將在新汽車領域累計投入2000億元,新增1萬人的科技創新團隊,建立一個從底層研發到商業模式的完整創新體系?!敝烊A榮說,為實現目標,新長安的戰略將聚焦于三大計劃: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樞”、全球化“海納百川”三線并進。
自20世紀90年代起,長安汽車便開始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如今已完成中國、歐洲、東南亞等六大區域全球化布局,全球規劃20個海外工廠,已建成并投產9個;目前,長安汽車已布局100余個國家市場,全球渠道網點超1.4萬個。
今年5月,長安汽車泰國羅勇工廠正式投產。這是重慶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工廠,也是央企在海外投產的首個新能源整車工廠,標志著長安汽車進一步實現從產品出口到產業出海的轉型升級。
在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位居三大萬億元級產業之首。目前,新長安正全面帶動重慶汽車產業“聚鏈成勢”。通過戰略引導,它吸引著更多全球頂級的電池、芯片供應商來渝設廠,助力重慶實現2025年本地配套率超50%的目標。未來五年,該公司將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產品,其中包括7款以上年銷30萬臺級的全球化大單品。
“一個資源整合更高效、科技創新更聚焦的新長安,將成為一條兇猛的‘鯰魚’,倒逼市場參與者加快創新,將競爭的焦點從‘拼價格’的內卷,轉移到‘比技術、比品牌’的更高維度?!敝貞c大學經管學院廖成林教授說,與傳統重工業不同,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核心不再是單純的生產規模。特斯拉、比亞迪等企業的成功證明,技術的快速迭代、軟件定義汽車的能力,以及與科技公司構建生態伙伴的敏捷性,才是制勝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