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連續回落的歐線集運期貨盤面有所企穩。其中,主力合約EC2510盤中一度達到1466.8點,隨后漲幅有所回吐,最終收于1420.1點;EC2512收于1751.4點,漲幅為4.12%。
方正中期高級海運和宏觀分析師陳臻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周三開盤前宏觀層面出現兩大利多:其一,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非常接近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其二,時隔十年,國內兩融余額重新站上兩萬億元。而從技術層面來看,集運期貨盤面的周K線進入收斂三角形態勢,周二已處于新一輪回調小周期的支撐位,繼續回調的空間有限。
在中信期貨航運研究員武嘉璐看來,近期市場“反內卷”主線依然有較強支撐,周三焦煤等品種漲幅較大,商品市場情緒對EC期貨也帶來一定影響。另外,8月5日以色列召開會議討論仍將重新全面占領加沙地帶,紅海復航預期或再被延遲,造成EC2512合約漲幅最高。此外,MSK開艙34周現貨運價為2600美元/FEU,較上周下跌200/FEU美元,整體符合預期,但期貨盤面貼水較深,市場出現一定的貼水修復傾向。
現貨市場持續調低運價
“隨著8月貨量邊際轉弱,船司攬貨壓力增加,陸續下調報價,現貨運價已經進入下行通道。”海通期貨研究所航運組負責人雷悅表示,目前第34周也就是8月下旬的報價均值為大柜2970美元,較7月末峰值下降370美元。
具體來看,陳臻表示,8月以來各大班輪公司持續下調報價。馬士基連續下調Week33—34開艙價至2800美元/FEU和2600美元/FEU;赫伯羅特、海洋網聯、韓新航運已將最新報價下調到3000美元/FEU以下。
武嘉璐也認為,當前集運現貨市場整體從旺季向淡季轉換。一方面,美國新的關稅政策從8月7日起生效,5月以來的搶運表現整體步入尾聲。美線、地中海、南美線等運價自6月中旬以來持續回落,對歐線運價形成拖累。另一方面,航運公司目前并未發布漲價函,MSK實際航行班次從8月1日的開艙價3000美元/FEU逐步向下調整,本周開艙價從100美元/FEU的跌價幅度抬升到200美元/FEU,預計現貨運價仍將在8—9月加速下行。
整體來看,雷悅表示,今年歐線貨量的季節性表現和去年大致相同,頂部位置均出現在7月的第三周,隨后貨量邊際轉弱,前期滾囤貨消化完畢后,船司開始進入降價攬貨周期。
歐線運價或延續弱勢表現
“參考歷史趨勢,歐線運價在8月開始走弱,整體短周期的下行趨勢將持續至10月底,其間貨量偏弱,運價承壓下行。”雷悅向記者表示。
陳臻介紹,目前市場運力供給較為充沛。8月中下旬周均運力規模預計達到29.8萬TEU;9月已確定的運力規模為周均29萬TEU,另有周均1.6萬TEU運力待確定。隨著多家班輪公司下調報價,其他班輪公司或將同步降價以確保裝載率。
武嘉璐表示,主力合約EC2510對應了集裝箱航運的淡季,整體將進入偏下行的周期。
她認為,EC2510合約仍以逢高布空為主,后續還要關注以下三點:一是“反內卷”政策的具體落地措施對商品市場的整體情緒影響;二是現貨端運力調節及裝載率動態變化;三是美國10月起對船舶征收掛靠費對市場的影響。
雷悅認為,市場后續關注的重點在于船司在淡季的定價策略。上半年最低報價均值出現在5月下旬,均值跌破1700美元/FEU,其中包括部分來自美線悲觀表現的擾動。船司下一個常規宣漲的時間點通常在10月中上旬,屆時船司將宣漲11月的運價,這也是為11月至12月的年末出口旺季和來年的長協談判做準備。
除即期市場之外,陳臻認為,近期還需重點關注關稅和地緣局勢。美國關稅方面,關注兩個“對等關稅”起征日的情況;地緣政治方面,需要關注中東局勢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