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雪季,客流增長約20%,東北滑雪場邁出“國際化”步伐。
3月的東北,天氣轉暖,冰雪消融,2024—2025雪季已經進入收尾階段。經過3個多月的運營之后,東北各地雪場將陸續迎來“封板”。
近日,證券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受到天氣影響,2024—2025雪季相較上個雪季在時間上有所壓縮,但是得益于相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推動,群眾參與冰雪運動意愿的提升,各滑雪場在接客量和營業收入方面,均出現了同比增長。
同時,與過往相比,外籍雪友數量明顯增多,成為2024—2025雪季的明顯變化。不過,國內滑雪場同國外知名滑雪場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與不足,找差距補不足,也成為了眾多雪場努力的方向。
滑雪場“封板”在即
3月2日8時,證券時報記者駕車駛入長春蓮花山滑雪場停車場,停車場內十分空曠,僅有3臺小汽車孤單地停放其中。走進滑雪場的服務大廳,只見到零星幾位雪友。8時30分之后,前來滑雪的雪友開始增多。
長春蓮花山滑雪場是長春當地最大的綜合性滑雪場,現有滑雪道11條,其中4條初級雪道、2條中級雪道、5條高級雪道,雪道全長13340米,雪道面積共28公頃,能滿足不同水平滑雪愛好者的需求。
作為遠郊滑雪場,長春蓮花山滑雪場客群主要以長春及周邊的市民為主。2024年11月下旬,該滑雪場正式開板時,證券時報記者也曾前往這里采訪。彼時,很多雪友不到8時就已排隊等候,停車場內更是一“位”難求。
長春蓮花山滑雪場營銷總監蘇忠偉告訴證券時報記者,2024—2025雪季恰逢暖冬,相較之前幾個雪季而言,“開板”時間有所延后,“封板”時間將會提前,滑雪場的運營時間有所壓縮。即便如此,得益于相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推動,群眾參與冰雪運動意愿的提升,滑雪場在經營上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024年11月22日開板至今,日均接待雪友數量在1300人次左右,單日最高在4000人次左右。2月24日,長春市中小學校開學之后,滑雪場進入經營淡季,周一至周五的日均接待量在300人次至400人次之間,3月1日(星期六)超過800人次。2024—2025雪季,我們的營業收入和客流量同比增幅均在22%左右。”蘇忠偉介紹。
據了解,長春蓮花山滑雪場夜場自3月4日起暫停營業;日場初定3月9日后“封板”,如果氣溫升幅過大,基于雪友安全的考慮,也不排除提前“封板”可能。
吉旅萬峰通化滑雪度假區日前發布公告,由于近日氣溫逐漸上升,吉旅萬峰通化滑雪度假區2024-2025雪季夜場于3月10日起正式關閉,日場正常開放。
“吉旅萬峰通化滑雪度假區2024-2025年雪季客流量同比增長20%左右,我們將在3月15日舉辦‘光豬節’活動,之后會根據天氣情況確定‘封板’時間。”吉旅萬峰通化滑雪度假區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我們每年都是在3月20日左右結束運營,今年已經在3月1日、3月2日舉辦‘封板’活動,滑雪場2024-2025年雪季停止運營的具體時間,還要視天氣情況而定。”黑龍江亞布力陽光滑雪場企劃經理孫年偉告訴證券時報記者,“2024—2025年雪季的具體經營數據還沒有出來,不過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看,我們整體運營狀況還是非常不錯,客流量同比增幅大約在20%。”
迎來外籍雪友
談及2024—2025年雪季變化,蘇忠偉表示,國務院辦公廳在向社會公開發布《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后,地方政府對于冰雪運動、冰雪旅游的重視程度、推廣力度前所未有,長春市文旅局成立工作專班,對全市冰雪項目進行整體規劃和推進,有效地推動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發展。
上述《意見》中提出,到2027年,冰雪運動場地設施更加完善,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冰雪運動更加廣泛開展,冰雪經濟總規模達1.2萬億元;到2030年,冰雪經濟主要的產業鏈條實現高水平協調融合發展,冰雪消費成為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增長點,冰雪經濟總規模達1.5萬億元。
蘇忠偉表示,從市場需求方面看,客流增長主要來自親子滑雪,雖然之前也有,但是2024-2025雪季的數量明顯增多。后冬奧時代、特別是哈爾濱亞冬會的成功舉辦,讓家長更多了解到冰雪運動對于孩子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的好處,所以很多家長和孩子能夠主動來到滑雪場學習冰雪運動。
從滑雪場運營角度看,2024—2025年雪季最大的變化是,服務相較之前大幅升級,除了對原有雪道進行改擴建,還新增了多臺造雪機、雪地摩托外和600多套雪具。同時,通過引進機器狗強化安全保障、提升救援效率、提高運營效率。
“我們這里以前幾乎沒有外籍雪友前來滑雪,得益于國家有關部門對外大力宣傳國內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長春蓮花山滑雪場在2024—2025年雪季迎來了外籍雪友,這些雪友主要來自東南亞國家的旅游團。”蘇忠偉說。
在哈爾濱亞冬會召開期間,證券時報記者在哈爾濱采訪多位外籍人士,紛紛表達了要前往亞布力滑雪的想法。馬來西亞某公司高管Sanusi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自己是一名冰雪運動愛好者,此前經常前往韓國和日本滑雪,2月8日攜家人到達哈爾濱,計劃逗留5天,除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還打算去亞布力滑雪。
孫年偉介紹,亞布力陽光滑雪場在2024—2025年雪季接待的外籍雪友數量,相較過去幾年明顯增多,特別是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游客明顯增加,這應該是受益于過境免簽政策的落地。
2024年12月17日起,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的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落地實施以來,符合條件的外國籍旅客在指定口岸過境時,可享受240小時免簽停留,方便其在周邊地區從事商務、旅游等活動。
證券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位于“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的吉林省通化市,憑借優質的粉雪資源和完善的配套服務,在2024—2025年雪季也迎來了德國、俄羅斯、法國、奧地利等多個國家的滑雪愛好者。
追趕國際知名雪場
2024—2025年雪季進入尾聲,滑雪場已經開始進行梳理總結,期待在2025-2026雪季取得更好的成績,繼續提升服務質量成為這些滑雪場的共識。
“隨著冰雪運動越來越深入人心,國內滑雪場數量也在大幅增多,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因此,滑雪場應該在服務細節上下功夫,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只有通過不斷的服務升級,才能留住客群、吸引客群。”孫年偉說,目前一些滑雪場在服務方面還存在硬傷,存在很大的改進空間。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肇勇認為,國內冰雪運動起步較晚,而一些歐美國家發展冰雪運動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國內滑雪場在提高自身服務質量的同時,更應該對標國外知名滑雪場,只有通過對比,找到差距,認清不足,才能更好地發展國內冰雪運動。
據介紹,國內滑雪場在基礎設施、服務質量、經營成熟度、冰雪文化整體氛圍等方面與國外知名滑雪場存在一定差距。國外知名的滑雪場都是多元化經營,以滿足人們的休閑娛樂需求為主,通過提供全面的滑雪體驗,滿足不同游客需求。這些國外知名滑雪場除了提供基本的滑雪服務外,還可以提供多樣化的雪地活動和健身活動,為游客提供從經濟型到豪華型的多樣化餐飲、住宿和購物選擇。
反觀國內滑雪場的經營項目相對單一,很多只是單純提供滑雪服務,并且雪道多以競技類為主,這樣的雪道更加適合高級滑雪愛好者,對于中初級滑雪愛好者而言,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多數國內滑雪場在餐飲方面,主要以供應快餐、簡餐為主,一些滑雪場還不能提供住宿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一些地區的滑雪場已經開始以滑雪作為依托,以其他一系列外圍產品來形成主要收入,其經營業績明顯好于業務單一的滑雪場,這為國內眾多滑雪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另外,國外知名的滑雪場多以天然雪為主,國內滑雪場則是以人工造雪居多。進行人工造雪需要大量的設施設備,增加了滑雪場的運營成本,直接導致客均成本居高不下,影響了廣大群眾的參與度。”丁肇勇表示,因此,國內滑雪場的當務之急是通過一些新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成本問題,使冰雪運動真正成為一種群眾性的運動,加快推動冰雪運動的普及。
據丁肇勇介紹,國外知名滑雪場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管理優化分析能力已經十分成熟,國內滑雪場在這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在整體運營、科學規范性方面與國外知名滑雪場相比都存在差距。國內滑雪場應該進行更加精細化的管理與服務,不斷拓展冰雪產品的分布廣度,為不同層級的雪友提供差異化的參與體驗。相關政府部門應該與滑雪場一道,將更多精力用于培養青少年冰雪人群,通過組織青少年冰雪運動俱樂部等,來壯大整個冰雪產業。
“雖然國內滑雪場同國外知名滑雪場相比還存在差距與不足,但也應該看到,國內的冰雪運動尤其是雪上運動,已經開始由野蠻式擴張慢慢走向內涵式發展。國內冰雪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通過取長補短,一定能夠實現以冰雪運動來帶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丁肇勇說。